<button id="t9lhb"></button>
  • <label id="t9lhb"><ruby id="t9lhb"><input id="t9lhb"></input></ruby></label>

    <tbody id="t9lhb"></tbody>
  • <em id="t9lhb"><strike id="t9lhb"></strike></em>

        中醫藥文化
        當前位置: 黨建文化 >> 中醫藥文化
        心通于夏氣!南京市中醫院專家提醒:夏季養生重在養心
        發布時間:2022-08-05

        據統計,近年來夏季冠心病、心絞痛、心律失常、心肌炎、心肌病等心臟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升高,這一現象不得不引人深思、加以重視,一旦掉以輕心,很可能危害生命。

        《黃帝內經》:“暴熱至土乃暑,陽氣郁發,……甚則心痛”。夏季“熱邪”、“暑濕”盛行,人體心火較旺,濕熱最易擾動心神,耗傷心氣,更有甚者會引發心絞痛的發生或加重。南京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黃燕主任醫師表示,心血管疾病不僅僅在冬季最危險,夏季也同樣高發,其發病率甚至高于冬季。究其原因:一方面是由于夏季高溫,人們喜歡吹空調,將空調溫度開得較低,過度貪涼導致的感冒、呼吸道感染等會引發心臟病的發作。另一方面,高溫會使心率加快,增加心臟負擔,增加心肌耗氧,高溫也會使人體丟失大量水分,使得血容量不足,心臟供血相對減少。

        中醫認為,夏季在五行中屬火,心與夏季相通應,因此夏季養心、護心尤為重要,尤其是本身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,要牢記以下幾點。

        1、生活起居  保證充足的睡眠,不要熬夜,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規律,晚睡早起,建議每天午睡半小時到一個小時,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。注意室內外溫差,一般與室外溫度的溫度差以5℃左右為宜,溫差過大,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。

        2、以食養心  中醫講紅色入心,夏天宜多吃一些紅色的食物,如西瓜、番茄、紅棗、紅豆等等,具有養血、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。中醫還有“苦入心”之說,指苦味的食品可入心經而降泄心火,因此,夏季可以吃些苦瓜、百合、銀杏等苦味食物,可以清熱去火,但不可多食,易傷脾胃。此外還應避免過度冷飲,大多數心血管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氣陽不足的情況,冷飲會損傷體內陽氣,進一步加重氣陽虛表現。

        3、以靜養心  炎熱的夏季最易干擾心神,引起心煩,心煩則會心跳加快,從而加重心臟的負擔,此外情緒激動(如憤怒、焦急、過度興奮等)也是冠心病的重要誘發因素。中醫認為“心主神明”,調整心神可調整五臟之神,維持機體平衡。因此夏季需要養心安神、靜心寧神,需要保持寧靜淡泊的心態,“大喜傷心”,夏季切忌大喜大悲,大怒。

        4、運動鍛煉  夏季人體活動較為活躍,動則升陽,適當運動能起到較好的健身效果,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宜,避免大量出汗,“汗為心之液”,過度排汗會耗津傷血,損傷陽氣,導致心失所養,且出汗過多,血液粘稠度增加,易誘發心腦血管等疾病,有特殊需要運動的人群若出汗過多,及時補充水分,可以適當的喝一些鹽開水或綠豆湯,以免中暑、脫水,運動后也不要立即吹空調或冷水沖浴。

        5、穴位養心  極泉穴,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,位于腋窩頂點,腋動脈搏動處,可以清心火,寬胸理氣,緩解咽干煩渴、胸悶氣短等癥狀。內關穴,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,位于前臂掌側,腕橫紋上2寸,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。具有清心火、調節情緒、寧心安神之功效。

        6、堅持用藥   心血管疾病往往和高血壓有著密切的聯系,夏季血壓波動較大,數值時高時低,部分患者擅自停藥或減量,往往會引起血壓的反彈、升高,從而導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黃燕主任提醒,高血壓是需終身服藥治療的疾病,治療是連續的,切不可擅自停藥,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。

        7、定期體檢  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,還需定期體檢,了解自身健康狀況,做到早發現、早預防、早治療。高血壓患者要學會定期監測血壓,特別是45歲以上中年人、肥胖者、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、高度精神緊張工作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, 應定期 (至少每年1次) 檢查血脂、血壓等指標。

        專家簡介 

        黃燕,主任醫師,現任中國中藥協會微循環用藥專業委員會委員,南京中醫藥學會心系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;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,第一批江蘇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,從事心血管臨床30余年,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、高血壓病、慢性心功能不全、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。

        門診時間:周一下午,周三上午


        Copyright 2017 ? www.discount-battery.net All right reserved. 南京市中醫院版權所有 恒網—承建 蘇ICP備15015610號
        地址:南京市大明路157號  
        521aV永久免费视频
        <button id="t9lhb"></button>
      1. <label id="t9lhb"><ruby id="t9lhb"><input id="t9lhb"></input></ruby></label>

        <tbody id="t9lhb"></tbody>
      2. <em id="t9lhb"><strike id="t9lhb"></strike></em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