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節,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祭祖節等,是我國的傳統節日,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節氣在仲春與暮春之交。
農歷書中曰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為清明,時萬物潔顯而清明,蓋時當氣清景明,萬物皆齊,故名也?!薄对铝钇呤蚣狻酚涊d:“ 月節……物至此時,皆以潔齊而清明矣?!?/span>
清明節氣,江南一帶天氣漸暖,雨水豐富,陽光充足,是萬物欣欣向榮的好時期,同時也是我們養生的重要節點。
生活起居
近期市民朋友可能常感困倦乏力,昏昏欲睡,早上醒來較為困難,這是因為“春困”在作祟,保證好充足的睡眠,才能為一天的學習、工作打好基礎。
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陸瑾主任中醫師表示:清明時節還是屬于春季,起居應按照春季的養生原則?!饵S帝內經》中的“四氣調神大論篇”提到:“春三月,此謂發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……”意思是晚上要早一點睡,由于春天氣血往外走,入睡后,氣血向內潛藏,早睡有利于氣血恢復;而早起則是為了順應春季的陽氣升發之勢,使體內的陽氣不斷充沛。
此時節,雨水豐富,日間氣溫變化大。民間也素有“春捂秋凍”的說法,因此,在衣服的增減上不宜過急,應根據當日的氣溫穿著合適的衣物,可微微出汗,否則容易沾染風寒,導致疾病的發生,特別是在疫情期間,更應該顧護好自己的身體。
飲食養生
古有言語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,春季宜多吃些升發陽氣的食物,如:羊肉、韭菜、菠菜等。
清明時節,體內的肝氣達到最旺,此時應養肝、清肝,否則會引動肝風,不僅影響脾胃運化,還可造成氣血運行不暢。這個時候,我們可以飲用菊花茶,不僅能抑制肝氣過旺,還能清熱解毒,清肝明目。同時,也可以食用枸杞、大棗、豆豉、香菜、花生等養肝食物。
中醫學中有“五色入五臟,青色入肝”的說法,多吃綠色蔬菜,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既可以補充冬季的攝取不足,又適宜養肝。
清明開始進入辰月,五行屬土,雨水漸多,然而仍屬春天,木氣升發,我們的飲食除了要減少酸味,稍增甜味之外,還要注意清淡,不能滋膩,以免體內濕氣增加。
此外,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理論,肝木克脾土,肝氣旺于春季,升發太過或氣機阻滯,均可引起消化系統疾患,如腹脹、腹痛、泄瀉、消化不良等,可以適當配合木耳、山藥、薏仁、茯苓等健脾的食材。因此,適宜的春季飲食以疏肝健脾為主,有利于調暢情志、促進消化。
情志養生
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提及“怒傷肝,悲勝恐?!睉嵟瓡е赂螝庥艚Y,引起生理功能紊亂。中醫認為,肝為將軍之官,喜條達惡抑郁,保持開闊豁達、積極樂觀的情緒對肝臟極為重要?!饵S帝內經》中記載:“肝屬木,在音為角”,對于憤怒的情緒可以通過聆聽“角”調音樂來緩解,如《春風得意》、《江南好》等,從而起到疏肝理氣、養肝護肝的作用。還可以嘗試“噓肝法”:面對綠色樹木, 緩緩地、深深地吐出一口氣,發“噓”的聲音, 直到心情好轉為止。
運動養生
疫情期間,為減少外出,選擇動作柔和, 動中有靜的太極拳作為首選的鍛煉方式,有利于情緒的平和,氣機的舒暢。
穴位養生
清明節,肝氣達到最旺,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郁結,都容易損傷肝臟。此時按摩一些穴位,可以調節肝經的氣血,起到很好的養生保健的作用,下面就介紹兩個常見的穴位,建議收藏哦。
1、期門穴
定位:屬足厥陰肝經 ,位于胸部,乳頭直下,第6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4寸。
功效:此穴為肝經的募穴,具有疏肝瀉火、理氣解郁之效。
按摩方法:以大拇指指腹為著力點,向下按揉,按揉時要按住7-8秒鐘,以穴局部酸脹感為度,時間為10分鐘左右即可。
2、三陰交
定位:屬足太陰脾經,在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后際。
功效:此穴為足太陰脾經、足少陰腎經、足厥陰肝經三條陰經的交會穴,足三陰經氣血在此交匯,能調節脾、腎、肝三經的氣血,有健脾益血、調肝補腎、安神助眠等功效。
按摩方法:以大拇指指腹為著力點,向下按揉,按揉時要按住7-8秒鐘,以穴局部酸脹感為度,時間為10分鐘左右即可。
專家簡介
陸瑾,南京市名中醫,主任中醫師,碩士生導師。從事本專業近40年。擅長運用傳統針灸結合腹針、浮針、穴位埋線等技術治療失眠、面癱、耳鳴耳聾、慢性胃炎、功能性便秘、直腸粘膜脫垂、肥胖癥、多囊卵巢綜合征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支氣管哮喘、偏頭痛、頸椎病、腰突癥、肩周炎、靜脈曲張等疑難雜癥,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。